“遇此現(xiàn)象,盡快逃命!”這兩天,微博上一張照片被廣為轉發(fā)。一位外國美女站在山上留影,卻見一頭長發(fā)幾乎全部豎起。圖片說明寫道:“在戶外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意味著雷電將至,趕緊跑!”在南京,經常登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們,也親眼見到過這種現(xiàn)象。
防雷專家肯定地告訴記者,爬山發(fā)現(xiàn)頭發(fā)豎起,的確是即將發(fā)生雷電的信號,不過想和雷電賽跑,反而不是自救的正確辦法……
微博消息頭發(fā)豎起,雷電來襲
微博上的這張照片圖像質量不是特別好,但是仍然可以大致看出一位年輕的西方女性戴著墨鏡沖著鏡頭露出很美的笑容。她的身后是遠處的莽莽群山,看起來這是一張旅游途中拍攝的照片——怪異的是,這位女子的長發(fā)竟然像樹枝一樣高高豎起并向四周發(fā)散開來。照片下面還有段文字解釋:這張照片拍攝于美國加州的美洲杉國家公園山間的觀景平臺,這位女子在憑欄遠眺的時候突然頭發(fā)豎起,周圍的游客都覺得很驚奇也很有趣,她的弟弟拍下了這張照片??墒蔷驮谶@對姐弟離開5分鐘之后,閃電擊中了觀景平臺,當場造成1人死亡,7人受傷。
“在戶外遇到類似的現(xiàn)象(頭發(fā)突然豎起),請趕緊離開該區(qū)域,往低處跑,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這其實是空中靜電和地面產生感應的現(xiàn)象,表示天上的云層已經聚集了較多的電荷,且電壓已經達到數(shù)百萬伏哦?!边@段文字反復提醒:遇到這樣的情況,趕緊閃人。
微博上有關安全提示的訊息,傳播的速度是最快的。短短幾天的時間,這則微博已經被無數(shù)網友迅速轉發(fā),有些粉絲多的網友,轉發(fā)了這條內容后,又迅速地被轉發(fā)了幾萬次。很多網友非常吃驚,“沒想到休閑的戶外郊游登山也可能遇到這么神奇卻又如此危險的情況”。有的人說自己正要休假爬山,看到這條微博都不太敢上山了,深怕遇到雷電。還有不少網友回憶起自己在戶外遇到過頭發(fā)起立的現(xiàn)象,卻幸運地躲開了雷擊。
驢友證實頭發(fā)起立,雷電不遠
南京的戶外運動俱樂部非常多,登山愛好者不在少數(shù)。魏建祺先生是今年剛剛“入門”的驢友。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夏季在四川登山的時候,也曾發(fā)現(xiàn)頭發(fā)突然“往帽子外面翹”,摸上去刺刺的,好像在冬天一樣。開始他還以為是山上太冷了,氣溫低干燥容易有靜電?!翱墒俏液髞硪幌耄粚Π?,山上剛剛下過雨,很潮濕,怎么會干燥呢?”魏建祺隨口就同在后面的驢友說起這事兒?!瓣犖槔镉袀€留著光頭的朋友,戶外經驗很豐富,他自己當然沒有感覺,可是聽到隊伍里好幾個人都說頭發(fā)突然干燥好像有靜電,就立即大聲招呼大家不要在山頂拍照了,趕緊往山下走,說是有雷雨來了?!碑敃r魏先生他們還以為這朋友反應夸張,等大家剛剛懶懶散散地往下走了一小段,就聽到身后果然有驚雷炸響……
南京市戶外協(xié)會理事泉水說,無論是專業(yè)登山,還是到戶外休閑爬爬紫金山這些海拔低的山頭,都很有可能遭遇雷電。不少戶外俱樂部的安全培訓中都要求成員掌握一些基本防雷經驗,其中一項就是,“頭發(fā)起立,雷電不遠?!?BR> 專家支招:
并腿、蹲地
江蘇省防雷中心主任馮民學告訴記者:這則微博里描述的內容基本準確。頭發(fā)突然豎起的原因,簡單說來就是天空的云層和地面各自帶著正負電荷,它們之間正在積極籌備“互動”。人的毛發(fā)豎起,恰恰說明身邊環(huán)境中已經有了場強,雷電劈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不過,這則微博上說雷電電壓有數(shù)百萬伏,顯然還是小看雷電了。馮民學說,雷電首先電壓巨大,少則幾萬伏,多則上億伏。有時候一次雷電發(fā)出的功率可達200億千瓦,相比之下,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fā)電站——三峽水電站,電站的裝機總容量為1820萬千瓦,只有一次雷電功率的千分之一。而人體能承受的電壓是多少呢?人體安全電壓僅為36伏。
電壓還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被雷電擊中后,人體通過的電流也是高得難以想象,據(jù)測算,少說也有幾千安培,這是什么概念呢?“家用電器能承受的電流大約是20多安培,稍微多一點就會燒壞了,那點電流人都吃不消,何況是比這高幾百倍的雷電電流呢?”
微博中告誡大家遇到類似的情況要趕緊跑。馮民學認為這并非上策:“如果頭發(fā)僅僅是干燥,靜電有點多,那還有時間離開,如果頭發(fā)已經豎起來了,就不能跑了。人哪里能跑得過閃電,電是光速,人能跑多快?奧林匹克冠軍在它面前也歇菜!”而且,跑,會形成跨步電壓,反而更麻煩。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降低自己的高度,如果來不及離開山巔,趕緊就地蹲下雙腳盡量并攏,雙手避免觸地抱頭藏膝間,減小與地面接觸,但是別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