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防雷辦播報:蔥郁古樹需防雷 勿讓悲鳥號枯梢
貴州防雷辦播報:蔥郁古樹需防雷 勿讓悲鳥號枯梢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是巴金的散文《鳥的天堂》對古榕樹的描述。
然而,當下,古榕樹等古樹名木,有的“年老體衰”,有的遭遇病蟲害、人為破壞,有的則遭受著雷電等自然災害的潛在威脅。
“綠色活文物”PK雷擊
古樹,是指生長百年以上的老樹;名木,是指珍貴稀有或具有歷史、科學、文化價值以及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它們被譽為“綠色的活文物”。
多年來,我國古樹名木遭遇雷擊的案例時有發(fā)生。今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崇州街子古鎮(zhèn)一棵千年銀杏樹被雷電擊斷;2009年,湖南省南岳衡山景區(qū)百年馬尾松因雷擊起火導致死亡。
據(jù)資料顯示,雷擊過程中會產(chǎn)生強大的雷電流和高電壓,雷雨云與雷擊物間的電位差可達上萬伏,而人體安全電壓則為36伏。雷電強大的能量在幾十微秒中釋放出來會形成爆炸過程,對雷擊物體造成嚴重破壞。試驗顯示,雷擊產(chǎn)生的電熱效應和機械力可能造成樹木“禿頂”、枯梢,甚至樹冠枯萎。
云南省防雷專家李兆華告訴記者,經(jīng)過實地勘察發(fā)現(xiàn),不少古樹名木沒有防雷裝置,即使有,在設計上也存在漏洞。
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景區(qū),古樹名木的防雷雖然得到重視,但并沒有提到日程上。“除了經(jīng)費問題,還有技術上的困難。假如在樹頂上安裝避雷針,不小心將雷電引來,可能得不償失。此外,山頂施工困難,古樹高大,要覆蓋景區(qū)里的‘三寶樹’至少要安裝50多米高的避雷裝置。”廬山氣象局副局長韓萬新介紹。
面對滾滾天雷,古樹名木如若暴露在風雨中,隨時可能遭殃。
前不久,中國氣象局發(fā)布了氣象行業(yè)標準《古樹名木防雷技術規(guī)范》,并將于2014年12月1日起實施。該規(guī)范由云南省雷電中心、山西省雷電防護監(jiān)測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編制完成,旨在讓古樹名木防雷有據(jù)可依。
有著1483株百年古樹的南岳衡山風景區(qū),已經(jīng)為50株古樹名木安裝了避雷針,而沒有安裝防雷裝置的古樹名木遭雷擊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南岳區(qū)氣象局局長丁知明說:“古樹名木的防雷工作還處于摸索階段。標準的出臺可以在具體措施上使防雷設計、施工、驗收科學化和標準化,從技術規(guī)范上起到積極作用。如果能從政策上出臺相關文件,可以更好地推進景區(qū)古樹名木的防雷工作。”
防雷效果VS古樹健康
古樹名木的防雷措施不像固定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一樣一成不變,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它們是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活體,其枝體、枝干隨時間的推移會在三維空間不斷生長變化,加之每株古樹名木姿態(tài)各異,其“防雷衣”必須尺碼合適。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高級工程師黃三祥說:“在給古樹名木安裝防雷設施時,往往要設計多種方案,有的可以借助周圍建筑物或高大樹木上的防雷裝置,或在郊外空曠區(qū)域建設避雷塔;有的則只能在樹體上直接安裝避雷針。防雷設施要比古樹高5米左右,且防雷設施的色彩不能破壞景觀的觀賞性。”
據(jù)南岳區(qū)氣象局副局長劉文平介紹,國外對于高大樹木的防雷是采用“五角加一邊”的方法,即把樹冠看作一個四棱錐,在棱錐的五個頂點設立50厘米的“短針”,然后沿著樹的陰面設置引下線到地下。“這種做法造價高昂。在樹頂安裝避雷針造價低,但安裝難度大,還得隨著樹木長高不斷調整避雷設施,因為擔心電焊起火,只能打洞用螺絲固定。安裝避雷塔效果好一些,只是造價高,況且山上古樹名木非常多。”
除了保證防雷效果,更要考慮防雷設施是否會影響古樹名木的健康成長。丁知明坦言:“無論是價格相對低廉的避雷針,還是費用較高的避雷塔,都會妨礙古樹名木的景觀。我們還要確保不影響古樹名木的自然生長。加上古樹名木一般樹干高大而且枯枝多,技術人員在防雷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開展高空作業(yè),存在安全隱患。”
“較重的防雷裝置會對古樹名木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設計時需要考慮能夠定期松綁。”黃三祥說,除此之外,在遭遇大風時,還需要規(guī)避防雷裝置與樹干隨風力搖擺共振的情況,這樣才能避免樹干被大風和裝置撕扯斷裂。
據(jù)了解,北京目前有4萬多棵古樹名木,其中有1300株名木、3.9萬株古樹。從2009年到2011年,北京市對生長在水路交界、空曠開闊以及雷電活動頻繁地區(qū)的古樹名木進行重點排查,在16個區(qū)縣選擇了100多株古樹安裝了防雷裝置。截至目前,北京尚未出現(xiàn)古樹名木遭雷擊損傷的事件。
雷電隱患VS公共安全
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秀山涌金寺的古柏遭受雷擊。據(jù)目擊者回憶,僅回頭一瞬間看到一個光環(huán),古柏從樹冠底端到根部枝干全部斷裂,而相近八九米遠的另一株古柏則表皮碳化,像人的皮膚被灼傷似的。
除了要保護古樹名木本身的安全,還要充分考慮公共安全。李兆華說:“旅游景區(qū)人員較多的場所,古樹名木若遭雷擊,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強大的電流使得枝干起火或斷裂、脫落,從而傷及行人,危害公共安全;雷電沿著樹木主干直達樹根,會形成一定溝槽;雷電能量不能及時有效釋放,易誘發(fā)雷電旁側閃擊或形成跨步電壓,對過路行人造成威脅。”
今年8月18日,湖南長沙岳麓書院一株古榕樹內部腐朽,難以抵抗連日大雨而折斷倒塌,導致文廟大成殿一半左右建筑垮塌,并造成一死兩傷,引發(fā)了人們對于古樹名木保護現(xiàn)狀的擔憂。
“北京也曾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香山一株四五百年的油松,樹皮表面完好,實際上樹干已經(jīng)出現(xiàn)空洞,如果能夠提早發(fā)現(xiàn),采取修正冠幅或加固支撐等措施也許不會如此。”黃三祥說,“現(xiàn)在我們可以通過超聲波檢測儀等技術,從計算機上看到樹干橫截面,了解它們空洞程度,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劉文平說:“空心樹、孔洞可以用‘灰膏’堵起來,防止因積水而引雷。一般首先用木樁填充固定,然后再用水泥沙漿封堵,最后刷上與樹木接近色彩的油漆。”
歷史波瀾起伏,而古樹名木靜靜佇立,層層的年輪和紋理是歷史的痕跡。無論是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生態(tài)平衡都與之有關。李兆華說:“對古樹名木的保護體現(xiàn)的是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的熱愛,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必然。”
責任編輯:[科比特防雷]
------版權所有http://www.cdzwjs.cn(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排行
- 華北等地破入冬以來最低氣溫
- 陜西局地出現(xiàn)大風冰雹天氣 極端天氣需加強防范
- 意大利暴雨不斷 威尼斯羅馬遭水淹多城市警戒
- CATV系統(tǒng)防雷技術綜述
- 西雙版納氣象部門深入調查基諾族村民防雷安全
- 河北森林防火氣象服務提早啟動
- 吉林出現(xiàn)劇烈降溫 雪花今日飄灑東北
- 全省雷電傷亡者95%以上在農(nóng)村